一、什么情況怎樣取消取保候審
1、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種情形往往是已經查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無罪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也就不應當繼續采取取保候審,因此予以解除。
2、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為保障被取保候審人的合法權益,防止案件久拖不決,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審期限規定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因此,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吋,依法應當解除取保候審。
為監督公安司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期限執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取保候審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取保候審。
二、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根據司法實踐以及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如下:
(一)由被取保候審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審的機關或者執行機關口頭或者書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審的要求,并闡明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出現違反義務的情況。
(二)辦案單位審核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
(三)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審的條件,案件承辦人應當寫出《呈請解除取保候審報告書》,經辦案單位審查同意后,辦案人員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通知書》,辦理解除手續。。
(四)解除對被取保候審人員的監督、約束。在辦理相關手續時,辦案人員要被取保候審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并讓其在該決定書回執上簽字。如果采用保證金保證的方式,辦案人員還要制作《退還保證金決定書》,并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到指定的銀行領取保證金。至此,解除手續辦理完畢。
綜上所述,在刑事案件當中的嫌疑人一般在采取了取保候審的措施之后還是可以解除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如果取保候審的期限滿了之后當事人也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都會取消取保候審,或者確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都會取消。
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是什么
取保候審規定
取保候審從哪天開始算時間,可取保候審條件是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離婚后是否還能分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5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評估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