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取保候審一樣,監視居住也是屬于《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監視居住中還包括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而無論是什么樣的情況下,監視居住都是有期限限制的,否則的話就會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那到底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呢?律霸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款規定,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如果發現有違反應遵守的規定的,應及時報告監視居住決定機關,以便考慮是否變更強制措施。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定,公檢法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此外對各級人大代表實施監視居住時與取保候審的要求相同,也要注意遵守有關規定。
2、監視居住也有其解除、撤銷和變更情形,其原因與取保候審相同,監視居住通常變更為逮捕。對監視居住解除、撤銷和變更時,也要制作有關文書,向有關個人和單位宣布和送達。
二、監視居住如何具體執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0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權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
具體操作程序為:承辦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員提出意見,報部門負責人審核,經領導批準后,制作監視居住決定書,監視居住決定書應寫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狀況,被監視居住人應遵守的事項和違反規定的法律后果,執行機關的名稱等內容,并向被監視居住人宣布。
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的,還應當將監視居住決定書和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二、解除監視居住的情形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2、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
3、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4、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并將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5、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 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
綜上可知,我國人民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機關都是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而這里法律規定的最長期限為6個月,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說三機關總共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最長時間為6個月。如果您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不妨向律霸網站的律師詢問,專業的律師能為您答疑解惑。
監視居住的條件有那些?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充房主簽訂房屋轉租合同
2020-12-17公司收購屬于專屬管轄嗎
2021-01-13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