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都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的措施,當然監視居住可以指定居所,也可以在異地執行,那么監視居住異地執行需要什么條件呢?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監視居住是什么意思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異地監視居住有什么條件
我國法律關于監視居住條款的規定,在取保候審與刑事拘留之間為執法機關適用強制措施提供了一項其他的選擇,完善了我國法律規定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的強制措施體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五十七條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但在司法實踐中,監視居住這一強制措施卻并未被普遍運用,即便運用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其中主要表現在對犯罪嫌疑人的異地監視居住方面。
公安機關在對某些跨地區作案的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對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獲以后,出于辦案的方便及審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慮,一些基層刑偵部門往往對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其監視居住的方法是將該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場所,接受訊問。在被監視居住期間,出于辦案需要及安全的考慮,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相對隔絕,行動自由在公安機關監控之下,事實上,這樣的監視居住與完全被剝奪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強制措施無異,所不同的只是一個是被關押在專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看守所,而另一個則被以監視居住的名義被看管在公安機關指定的場所。
這樣的監視居住一是于法無據,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雖然被監視居住,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居所內尚有人身自由實質要求。二是增加了辦案單位負擔,辦案單位往往要指派專門人員進行二十四小時看管,被監視居住的對象基本沒有活動的余地,辦案人員也不堪重負。三是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監視居住的對象是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居所,一方面因無提審手續及程序的限制使偵查人員可以隨意提審或任意延長審訊時間,同時還可能由于被監視居住對象的抵抗會招致辦案人員的打罵或者刑訊;另一方面,因我國刑事訴訟法未明確規定被監視居住的天數可以折抵刑期,故而被監視居住對象被監視居住的時間有時難以抵算刑期。
閱讀完上文的內容后,大家應該已經知道異地執行監視居住的需要滿足怎樣的條件吧。要是你還想了解監視居住其他方面的內容,如監視居住的期限,如何執行等等,你都可以到我們律霸網站的相關欄目進行了解。
指定監視居住的條件有哪些
哪些人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期間違規的會被逮捕嗎
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有權利截留征地補償款嗎
2020-12-10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