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一般性的違法行為,比如說包括違反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一般性的違章,公安機關都會對相關人員進行拘留的。對于犯罪嫌疑人來說,肯定在拘留所的時間每一天都是特別漫長的。當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拘留多少天以后,想必犯罪嫌疑人和家屬最擔心的問題也是在我國拘留所時間怎么算?
一、在我國拘留所時間怎么算?
公安部于2000年8月21日印發(fā)了公安部《關于治安拘留時間如何計算問題的批復》(公復字[2000]8號),對這一問題作了明確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中‘受拘留處罰的人應當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處罰’的規(guī)定,執(zhí)行治安拘留的時間應當自被決定治安拘留的人入拘留所的時間開始計算。治安拘留的期限是以日為單位計算的,執(zhí)行治安拘留的時間也應當以日為單位計算,入所當日不計算在內(nèi),執(zhí)行到第二日即為1日。
二、拘留所最多拘留多少天?
拘留通常分為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三種,三種拘留也有不同的最長時限規(guī)定,各國允許拘留的總時間長度不一,有些國家甚至于可以無限期的拘留對象。下面小編為您整理我國拘留所最多可以拘留多少天的相關信息。
刑事拘留的羈押法定期限為3~7日,最長不超過30日。治安拘留的羈押期限為1日以上,l5日以下。司法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拘留是將對象拘禁限制,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察的人依法暫時扣押;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nèi),一般不超過十五天,是一種行政處罰。
行政拘留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zhí)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合并執(zhí)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過20天。
司法拘留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 訴訟或法院執(zhí)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zhuǎn)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chǎn)、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zhí)行公務、逃避執(zhí)行)等,由 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于強制措施,依據(jù)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nèi),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三、相關規(guī)定有哪些?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guī)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jié)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guī)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xiàn)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nèi)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jù)《刑事訴訟法》審理,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若后被無罪釋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在我國拘留所的時間是按照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拘留,而且進入拘留所的那一天開始計算的。進入拘留所第一天不算數(shù),到第二天為止算一天,是這樣計算的。而且根據(jù)國家的規(guī)定,刑事拘留的最長時間不超過30天。
打架輕傷刑事拘留多久
非法同居會不會罰款或者拘留
會被拘留的交通違法行為有哪些?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股權(quán)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收益性股權(quán)融資違法嗎
2020-11-18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企業(yè)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17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財產(chǎn)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