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視居住是不是要判刑
監(jiān)視居住只是在刑事訴訟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一種,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所謂強制措施只是一種偵查手段,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竄供,毀滅證據(jù),再次犯罪等等,不管是關到看守所里也好還是在家里監(jiān)視也好,只是視案件情況而輕重有所不同,其目的都是預防性的,而不是懲戒性的。
被采取了強制措施并不意味著你就是有罪的了,就得判刑了,偵查,也就是你有沒有犯罪還在"查",你現(xiàn)在只是犯罪嫌疑人,等審查起訴以后就叫被告人,這兩個階段公檢法都只能稱你"涉嫌"什么什么罪,只有到有罪判決下來,你成了"罪犯",才叫犯了什么罪。
監(jiān)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jiān)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jiān)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yǎng)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jiān)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jiān)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jiān)視居住。
對于當事人來說監(jiān)視居住并不意味著自己已經(jīng)犯罪,知識在法律程序上自己是犯罪嫌疑人,所以對于自己有了一定的法律約束,另一方面對于具體事件的追究以及判罰依據(jù)需要有關部門進行審判,所以對于當事人來說這些問題的關鍵還是司法機關的審理。
監(jiān)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監(jiān)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jiān)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患者遭遇醫(yī)療欺詐應該如何理性維權
2020-12-02打房產官司的三大誤區(qū)是什么
2021-01-24涉外離婚必須去中院起訴嗎
2020-12-14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qū)別
2021-01-06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