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拘留可以選時間嗎?
不能選時間;
拘留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若審理后被無罪釋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0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條件是: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后,由公安機關執行。
刑事拘留最長時限為 37天(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到30日。檢察院必須在7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司法拘留
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于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綜合上面所說的,拘留是給違法人員一種暫時的扣押,但是我國對于拘留也是有時間規定的,要根據不同的案件來制定拘留的時間,但不會超過規定的最長期限,在拘留的時候是由執法人員按排時間拘留,這是一種強制性的,其它人沒有權利進行選擇。
拘役和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情況下可以延長刑事拘留期限?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人辱罵如何維權
2021-03-01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