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批捕原因手續是什么?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對不符合逮捕條件或具有下列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或者可以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3、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刑罰的;
4、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5、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作沒有逮捕必要不捕直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批準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二、公安機構逮捕程序是怎樣的?
1、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逮捕證,立即執行。
2、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綜上所述,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檢察院負責審查起訴,監督公安機關和法院辦案。對于不符合逮捕條件,比如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犯罪情節輕微、懷有身孕或者患上嚴重疾病的,可以做出不予批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拿到通知后要立即放人,不得無故羈押。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判刑可以免三年徒刑嗎
2021-01-12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