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可以不批捕嗎?
故意傷害罪,輕傷以下達成和解的,一般不予逮捕。很多判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兩年執行。故意傷害造成輕傷的,涉嫌故意傷害罪,屬于公訴案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對檢察院不批捕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有證據證明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檢察院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訴。
司法實踐中,有下列情況,檢察院一般也不批捕: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極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積極退臟、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6、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的;
7、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逮捕的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此,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批準權或者決定權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要求審查批準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有批準權。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及審查起訴中,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規定的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依法有權自行決定逮捕。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中,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決定權。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審判階段發現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權決定逮捕。公安機關無權自行決定逮捕。逮捕的執行權屬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都必須交付公安機關執行。
綜上所述,故意傷害罪導致的后果不嚴重,造成受害人輕微傷的,檢察院可以不批準逮捕,用其它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有特殊情況,其可以向辦案機關提出取保候審要求,在繳納保證金或者提供擔保人的情況下,檢察院一般會批準。對于不逮捕的,檢察院會告訴辦案人員具體原因。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投資連接險: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