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期限最長多久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
二、被監視居住的人要遵守什么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被監視居住人在本地有固定住處的,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固定住處;二是對于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措施而在本地沒有固定住處的,應當為他指定居所。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里的居所,是公安機關指定的居住場所,而不是直接將被監視居住人關押在拘留所或者看守所。對于監視居住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被監視居住人離開住處的,應當征得決定機關的同意。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即被監視居住人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會見除與自己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員和所聘請的律師、辯護人以外的其他人。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這是對不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起碼的要求,及時到案是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即被監視居住人不得以暴力、威脅、恫嚇、引誘、收買證人等形式阻撓證人作證或者不如實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即被監視居住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羈押的便利條件,隱匿、銷毀、偽造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或者與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統一口徑等。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以上規定,如果給司法機關的偵查活動造成了干擾或者增加了困難,或者嚴重妨礙了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應當對其予以逮捕。如果違反規定情節輕微,可以繼續對其監視居住。
對于監視居住,這也是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一般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那么司法機關可以對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這種措施。確定監視居住期限的時候,也要注意法律中規定最長為6個月,也就是最后確定的期限是不能超過法定的最長期限。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