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最長多久
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監視居住逃跑了怎么辦
擅自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情節嚴重,可以撤銷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監視居住沒有保證人,取保候審才有。
三、被監視居住人的義務是什么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予以逮捕。
《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九十八條 固定住處,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生活的合法住處;指定的居所,是指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為犯罪嫌疑人指定的生活居所。
公安機關不得建立專門的監視居住場所,對犯罪嫌疑人變相羈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公安機關其他工作場所執行監視居住。
《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九十九條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提請批準逮捕:
(一)在監視居住期間逃跑的;
(二)以暴力、威脅方法干擾證人作證的;
(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的;
(四)在監視居住期間又進行犯罪活動的;
(五)實施其他違反來規定第九十七條規定的行為,情節嚴重的。
監視居住雖然與取保候審同屬于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但實際的功能、作用、意義不一樣。當然在適用條件上面也是存在較大差異的。而在期限上面,法律中只規定了最長的期限,取保候審的為12個月,但是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卻為6個月。而通常我們說監視居住折抵刑期,往往都是指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那么才有可能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計算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2021-03-25被判有期徒刑的人有選舉權嗎
2020-12-27根本違約解除合同的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1-02-18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