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公安機關批捕了可以辦取保候審不?
被公安機關批捕了是否可以辦理取保候審要根據案件的性質來定,一般情況下,當事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況下可以辦理取保。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保取保候審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七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證據不符合逮捕條件,以及提請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并且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審。
辦案機關在接收取保候審的申請后,會根據具體案件事實,并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認罪態度、社會危險性及羈押期限,作出是否取保候審的決定。所以,取保候審申請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才有可能被同意,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屬不可基于著急的心理而輕易相信他人關于取保候審的承諾。
二、什么是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批準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了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行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五種刑事強制措施,分別為拘傳、拘留、逮捕、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系五種刑事強制措施之一。
三、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所以,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包括三類:第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第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第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
四、取保候審作出的期限及執行的主體?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需要明確的是,取保候審的辦理是有條件的,最重要的界定辦法就是當事人所違法犯罪的種類和類型,如果違法事實嚴重,對社會造成了嚴重不良后果,那么是不能辦理取審候保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辦理取審候保會造成當事人逃亡或者其它犯罪同伙逃亡不利于案件審理的也是不能辦理取審候保的。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勞動合同一般簽多長時間
2020-11-14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