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捕后不可能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1)人民檢察院對于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2)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可適用取保候審適用的情形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未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婦女;
(4)對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證據不符合逮捕條件的;
(5)提請逮捕后,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偵查、審查起訴或者審判的;
(7)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
(8)持有有效護照和其他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取保候審的方式是什么
刑訴法第53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兩種方式不能同時并用。
取保候審由誰申請
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對于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即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問題,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明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人。“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在犯罪情節比較輕的情況下或者是由特殊情況的是可以通過繳納保證金,進行取保候審的,但是犯罪情節比較嚴重,那么是不支持取保候審的。在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一定要認錯態度良好,積極配合調查,否則相關機關有權不進行審批。
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期間去外地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