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會被拘留多長時間?
刑事拘留最長是37天。在這期間不逮捕的會變更強制措施或者放人。
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刑事拘留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其一,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 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于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61條和第132條對于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1、刑事訴訟法第80條采用列舉的方式,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機關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 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在刑事訴訟中,除公安機關依法擁有決定拘留和執行拘留的權限以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2條的 規定;人民檢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對于具有以下兩種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權決定拘留: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后,由公安機關執行。
如果公安機關根本就沒有一定的把握,可以說在此之前也不應該先強行的刑事拘留了犯罪嫌疑人的。畢竟,我國的法律制度當中也根本就不允許公安機關一直無限期的去拘留犯罪嫌疑人。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都依靠于公檢法機關提交的證據,刑事拘留的時間也就是為了提高司法機關的辦案效率,約束司法機關的執法權力。
司法拘留國家賠償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哪些情況下違法刑事拘留要賠償
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