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羈押必要性審查
《規定》第二條規定羈押必要性審查,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對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建議辦案機關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活動。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考量因素
實踐中,影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必要性的因素較多,主要因素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實、主觀惡性、悔罪表現、身體狀況、案件進展情況、可能判處的刑罰和有無再危害社會的危險等。有的檢察機關在評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必要性采取了量化方式,設置了加分項目、減分項目、否決項目等具體標準,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得分情況作為評估是否繼續羈押的參考,《規定》對此也予以規定。
三、法條鏈接:《規定》明確12種符合條件不用羈押的情形
第十八條經羈押必要性審查,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現,不予羈押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向辦案機關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
(一)預備犯或者中止犯;
(二)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或者脅從犯;
(三)過失犯罪的;
(四)防衛過當或者避險過當的;
(五)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
(六)系未成年人或者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
(七)與被害方依法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八)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九)系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十)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十一)可能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緩刑的;
(十二)其他不需要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形。
刑事案件的偵查、審查、起訴過程中,由于案件的需要可能會對嫌疑人、被告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也就是對其進行羈押。但是否真的有羈押的必要呢?這還需要作出相應的審查才行。而在有關規定中也明確規定了一些不用羈押的情形,就包括預備犯、中止犯、過失犯罪等等情況。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術腹內遺留紗布造成感染如何處理
2021-02-28為取證偷拍洗澡鏡頭侵犯隱私權
2020-11-11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發明專利審查的具體步驟
2021-01-09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