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羈押必要性審查
《規定》第二條規定羈押必要性審查,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對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建議辦案機關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活動。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考量因素
實踐中,影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必要性的因素較多,主要因素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實、主觀惡性、悔罪表現、身體狀況、案件進展情況、可能判處的刑罰和有無再危害社會的危險等。有的檢察機關在評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必要性采取了量化方式,設置了加分項目、減分項目、否決項目等具體標準,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得分情況作為評估是否繼續羈押的參考,《規定》對此也予以規定。
三、法條鏈接:《規定》明確12種符合條件不用羈押的情形
第十八條經羈押必要性審查,發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現,不予羈押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向辦案機關提出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
(一)預備犯或者中止犯;
(二)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或者脅從犯;
(三)過失犯罪的;
(四)防衛過當或者避險過當的;
(五)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
(六)系未成年人或者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
(七)與被害方依法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八)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九)系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十)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十一)可能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宣告緩刑的;
(十二)其他不需要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形。
刑事案件的偵查、審查、起訴過程中,由于案件的需要可能會對嫌疑人、被告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也就是對其進行羈押。但是否真的有羈押的必要呢?這還需要作出相應的審查才行。而在有關規定中也明確規定了一些不用羈押的情形,就包括預備犯、中止犯、過失犯罪等等情況。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土地出讓費怎么記賬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