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與保證責任的區別在于:過錯責任是保證人在無效保證的情況下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而保證責任則是保證人在有效保證時承擔的代為履行或賠償損失的責任;過錯責任是基于保證入主觀上過錯并依據國家法律的規定所承擔的一種民事責任;而保證責任則是基于主債務或當事人的約定必須承擔的履行責任;過錯責任是保證人根據過錯的大小對債權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具有賠償性;而保證責任是根據與債權人的約定承擔的代償責任,并在代為履行后對債務人享有追償權。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保證人無效保證的法律責任,除依據過錯責任原則外,還要依保證無效的成因、保證人主體的不同等因素區別不同情況。
(一)主合同無效保證人的責任
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法》對因主合同無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后保證人的責任卻沒有具體規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1條的規定:“被擔保的經濟合同確認無效后,如果被保證人應當返還財產或者賠償損失的,除有特殊約定外,保證人仍應承擔連帶責任。”但該條規定強調的是保證人的責任完全依附于被保證人的過錯。如果被保證人因無效合同的過錯應當返還財產或者賠償損失的,無論保證人是否有過錯都必須承擔連帶責任。該條規定無視保證人是否有過錯,都必須根據債務人對無效合同的過錯而承擔連帶責任,對保證人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設立保證制度的法律目的,更沒有將一般保證責任和連帶保證責任區別開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有關保證的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20條:“主合同無效,保證合同也無效,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但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主合同無效而仍然為之提供保證的,主合同被確認無效后,保證人與被保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保證人在明知主合同無效的情況下仍然提供保證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似乎是確定無疑的;但問題在于:根據《經濟合同法》的規定,經濟合同的無效,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在無效合同確認前,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前道合同無效,似乎對保證人要求過嚴。因為無效合同的確認權在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在保證人。因而,以保證人對合同效力的判斷是否提供保證來確定保證人的賠償責任,實際是忽略了主合同當事人的過錯責任,因為導致無效合同的責任在主合同的當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