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期滿轉逮捕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二是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查證屬實。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 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 ——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至于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在適用逮捕措施時不必證明。這里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
《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被 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些詳盡的規定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從證據的量上講要求“充足”,否則便不符合逮捕條件。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逮捕在犯罪嚴重程度方面的要求。《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逮捕的羈押期限要折抵刑期;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在刑事訴訟中 便沒必要把他逮捕羈押起來。雖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如果根據這種犯罪事實只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則仍然不能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 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
(一)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二)在監視居住期間,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三)在監視居住期間,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法律上規定的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就不能超過六個月了,如果在這六個月之內公安機關沒有取得任何的證據,監視居住期滿不等于自動轉入逮捕。其實情況比較復雜的刑事案件當中,在監視居住滿之后仍然無法實現對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公安機關就只能撤銷一系列的刑事強制措施了。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
2021-03-13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非法侵入住宅罪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06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