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方向檢察院申請批捕令是否就可以抓犯罪嫌疑人了?
警方向檢察院申請批捕令確實就可以抓犯罪嫌疑人了,《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逮捕和羈押的區別和聯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今日介紹,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刪去了逮捕后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例外情形,明確規定,采取逮捕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措施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或者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家屬。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今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王兆國在會上就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作出說明。
王兆國說,強制措施對于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修正案草案重點完善了逮捕、監視居住的條件、程序和采取強制措施后通知家屬的規定。
進一步明確逮捕條件和審查批準程序。針對司法實踐中對逮捕條件理解不一致的問題,為有利于司法機關準確掌握逮捕條件,修正案草案將刑事訴訟法關于逮捕條件中“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規定細化為:可能實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企圖自殺或者逃跑。
修正案草案還明確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逮捕。
為保證人民檢察院正確行使批準逮捕權,防止錯誤逮捕,修正案草案增加規定了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時訊問犯罪嫌疑人和聽取辯護律師意見的程序,以及在逮捕后對羈押必要性繼續進行審查的程序。
適當定位監視居住措施,明確規定適用條件。監視居住同取保候審類似,都是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但限制自由的程度不同。現行刑事訴訟法對這兩種強制措施規定了相同的適用條件。考慮到監視居住的特點和實際執行情況,將監視居住定位于減少羈押的替代措施,并規定與取保候審不同的適用條件比較妥當。
據此,修正案草案規定監視居住適用于符合逮捕條件,但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的,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以及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等情形。
同時,規定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和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為防止這一措施在實踐中被濫用,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
嚴格限制采取強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屬的例外情形。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被逮捕人的家屬。其中,“有礙偵查”情形的界限比較模糊。另外,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后通知家屬未作規定。綜合考慮懲治犯罪和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的需要,有必要對采取強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屬的例外情形作出嚴格限制。
據此,修正案草案刪去了逮捕后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例外情形,明確規定,采取逮捕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措施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或者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家屬。同時,將拘留后因有礙偵查不通知家屬的情形,僅限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并規定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公安機關若是沒有獲得檢察院的逮捕令,那么是不得限制任何主體的人身自由的,即使感覺該主體實施了犯罪行為也不得逮捕。逮捕令的獲得也只能逮捕特定的民事主體,在逮捕之后,也需要在限定的期限內偵查結束案件,確定開庭審理的時間。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一方不讓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06勞務派遣聘員無固定期限如何賠償
2020-11-15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