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保證合同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未經保證人同意變更主合同,保證人免責嗎
《擔保法》第24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二、做保證人有什么風險
保證人在保證合同規定的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一旦債務人無法承擔自己的義務,保證人在其保證責任范圍內有義務替債務人向債權人償還債務。
根據保證方式不同,一般保證人和保證人(連帶保證人)承擔的風險不同。
一般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也就說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債權人不能立即要求一般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必須是在主合同依法審判或仲裁后,確認債務人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的前提下才行。
而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保證人則不享有該權利,債權人可以直接向連帶責任保證人追償。
三、保證合同不成立的情況有哪些
(一)主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簽保證合同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主合同能夠順利的執行,若主合同本身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成立或尚未生效,那么作為從屬的保證合同自然無效。
(二)主合同有效,但保證人資格不具備。法律明文規定以下身份的人不能作為但保人,即使簽訂但保合同也是無效的:
1、國家機關不得為擔保人。
2、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不得為擔保人。
3、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未經法人授權不得為擔保人,否則,擔保合同無效。
4、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為擔保人。
5、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提供的擔保,非為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事后追認,則擔保不生效力。
6、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擔保合同,若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則擔保合同無效。否則,擔保合同有效。
(三)但保人、債務人和債權人中有兩方合伙,欺詐另一方的,合同無效。《擔保法》第三十條第二項的規定,“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
(四)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無效。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合同,都不能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否則無效。
如果在保證合同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未經保證人同意變更主合同,而且保證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保證人是免責的。但是作為保證人,在進行擔保最好與債務人和債權人簽訂好免責條約,以免出現了責任保證人來承擔。但是如果在債務糾紛中沒辦法解決這類問題,可以在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