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是啥罪?
監視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監視居住期間要遵守哪些規定?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監視居住的場所怎么確定?
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
但是,不得指定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在辦刑事案件過程中,對嫌疑人可以采取的措施手段比較多,如果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有孩子要撫養的,可以不予逮捕,用監視居住等方式代替。在這個期間,嫌疑人要遵守規定,出現嚴重違規情況,可以取消并且執行逮捕。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后會不會收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保險理賠申請時要注意四要素
2020-12-07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標準體
2021-01-09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土地流轉轉讓的手續
2020-12-08公益拆遷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5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