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在逃和刑事拘留在逃有什么區別?
1、批捕在逃:
指已經被檢察院出示逮捕令的情況下在逃,批捕在逃與刑拘在逃的執行形式是一樣的,但是批捕在逃更具法律效力;
2、刑拘在逃:
是為了查明案件事實真相而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刑事強制措施,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的情況下,找機會逃跑。在逃犯如被抓獲應當從重判決,如投案自首的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二、逮捕的實施程序
1、在我國只有檢察院享有批捕權:對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決定逮捕或者檢察院對自偵案件的決定逮捕的以外,必須經檢察院批準。
2、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
(一)對是否符合逮捕條件有疑問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檢察人員當面陳述的;
(三)偵查活動可能有重大違法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可以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
4、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5、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做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
6、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
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行為后,公安機關應當進行立案偵查,并根據犯罪事實進行司法處理,犯罪分子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并配合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取證工作,爭取寬大處理,如果存在逃避司法處理的行為,一般是需要加重法律責任處罰的。
被檢察院批捕是抓人嗎?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沒簽勞動合同有工資呢
2020-12-09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