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批捕公安改監視居住合法嗎
合法。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
最長六個月。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不批捕也不是必然監視居住,也可能取保候審,需要看具體情形,強制措施變更適用那一條,還需要結合變更的原因,強制措施的變更規定有下面兩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監視居住是相對于逮捕以及拘留等強制措施里面,處罰程度相對較輕的一種處罰措施,如果犯罪嫌疑人犯有嚴重的疾病,或者是孕婦,哺育有7個月以下小孩等,監視居住不至于發生社會的危害性的,是可以監視居住的。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條件有哪些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賠償的規定有哪些?
指定住所監視居住多長時間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許經營合同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7治安管理處罰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021-02-02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