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取得的積極要件有哪些
1.須債權人占有債務人的動產。留置權的目的,在于擔保債的履行,因此享有留置權的應當是債權人。至于債權的發生原因,依擔保法第84條的規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
留置權的取得,債權人須合法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其占有方式是直接占有還是間接占有均可。但單純的持有,如雇用人操持家務,則其在工作中使用家中的器具,是持有而不是占有,故不能成立留置權。債務人代債權人占有留置物的,留置權不成立。
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時,不知道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債權人仍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權。
2.須債權已屆清償期。債權人雖占有債務人的動產;但在債權尚未屆清償期時,因此時尚不發生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問題,不發生留置權。只有在債權已屆清償期,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才可以留置債務人的動產。
債權人的債權未屆清償期,其交付占有標的物的義務已屆清償期的,不能行使留置權。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人無支付能力的除外。
3.須債權的發生與該動產有牽連關系。債權人所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必須與其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才有留置權可言。
就我國的司法、立法實踐看,留置權中的牽連關系則為債權與留置物占有取得之間的關聯,即債權與標的物的占有的取得是基于同一合同關系。在債權的發生與標的物的占有取得是因同一合同關系而發生并且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留置權。例如保管人因保管物的瑕疵而受損害的賠償請求權,對該物有留置權。再如承攬人對承攬費的請求權,對承攬標的物有留置權。與其他國家的立法相比較,我國的這種做法對留置權的發生限制得較嚴。從進一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講,有必要對留置權的范圍適當的予以擴大,如對于債權與標的物的返還是基于同一生活關系的,亦應認為有牽連關系。例如散會后兩人錯拿了對方的雨傘,則一方的返還請求權與對方的返還請求權,是基于同一生活關系發生,從而各自對對方的雨傘有留置權。
我國物權法規定,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同屬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有效避免勞資糾紛
2020-11-11翻供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19合伙和入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樓下著火樓上損失誰賠
2020-12-07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