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后案件由公安機關派出所執行逮捕嗎?
批捕后一般是公安機關執行逮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八條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檢察院批捕后,公安機關繼續刑事偵查。
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2、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3、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4、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
二、批捕的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人民檢察院在公訴案件中沒有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權利,除非是由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查的案件,一般只要是應該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逮捕權就在公安機關。另外,派出所作為各地基層的組織,在刑事案件,最低都是縣級公安機關負責調查的。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組織可以維護農民工獲得工資的權利
2021-02-04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地鐵拆遷城中村的拆遷補償可以參考城市房屋嗎
2020-12-09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企業拆遷補償收入交稅是怎樣的標準
2021-03-24八點要素告訴你郊區商品房能不能購買
2020-11-14什么是棚戶區,房子很新按照棚戶區改造合理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