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扣押拘留多久能取保候審?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的普通老百姓。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有關人員提出申請,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同意后,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第96條規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根據《刑事訴訟法》上述規定,在刑事拘留期間,犯罪嫌疑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近親屬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父母、配偶、同胞兄弟姐妹、子女)均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二、刑事拘留多長時間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多數老百姓對于取保候審和拘留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兩者之間會存在著一個必然的聯系,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取保候審的條件只要滿足的話,那么就可以進行申請跟拘留,是不會產生一些前提與基礎的關系的。
檢察院刑事拘留期限是多久,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行政拘留孕婦行政法規定是什么?
醫鬧多少次會被刑事拘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