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批捕后不立案說明什么?
說明對于已批捕的案件不作出起訴行為;
不起訴的適用范圍是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法定情形。根據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具有以下三種情形:
1、法定不起訴: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規定,法定不起訴適用于以下六種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相似于國外學者的“微罪不起訴”,這樣稱謂能體現其性質,還是比較科學的。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看,酌定不起訴的適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犯罪行為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
二、批準逮捕的權限如何劃分?
我國法律對逮捕權限的劃分,體現了公、檢、法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1、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應當被逮捕時,應當提請檢察院批準,檢察院審查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應當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報請批準逮捕的案件不另行偵查。
2、人民法院決定逮捕
對于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認為需要逮捕被告人時,由辦案人員提交法院院長決定,對于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對于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時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認為符合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也可以決定逮捕。
3、公安機關執行逮捕
公安機關對于檢察院的批準逮捕決定應當立即執行,對于檢察院決定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在收到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后,應當立即釋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綜合上面所說的,批捕之后檢察院就會對案件進行審查,如果符合條件就可以對案件進行起訴,但如果在批捕了之后檢察查在偵查的過程中發明此案件不能被法院進行立案的話,那么就會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但前提也一定要說明其合法的理由,從而才能算是按流程來進行處理。
被檢察院批捕后會判實刑么
檢察院批捕了多久會抓人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