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制
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機關執行和群眾監督改造的刑罰方法。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
二、管制的特征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不羈押在監獄、看守所等執行場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也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不中斷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對罪犯不予關押,是管制刑與其他刑罰方法的重要區別。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在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下進行勞動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現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擔任領導職務、外出經商、遷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條規定: 在刑法第三十八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原第二款作為第三款,修改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也就是說,管制由原先的公安機關執行,改由地方社區矯正機構進行,即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執行。
三、管制的期限為多少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將管制規定為主刑的一種,由人民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數罪并罰時,可以延長到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雖然比拘役長,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剝奪人身自由。從性質上講,管制仍輕于拘役。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于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對于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對于未被批準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注明,并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準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
2021-02-13大同市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有哪些規定
2021-03-13探析離婚案件中對拆遷安置房的處理
2021-03-03舊城改造從一個下水道說起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