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管合同的保管人的義務有哪些
1、保管義務。保管人的首要義務即是保管標的物的義務。其內容包括:
(1)妥善保管標的物。因保管不善導致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但無償保管人負重大過失責任,有償保管人負一般過失責任。
(2)按約定或有利于寄存人利益的保管方式保管物品。
(3)親自保管物品。未經寄存人同意的,不得擅自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否則,保管人對第三人保管導致的損失負賠償責任。
2、不得使用保管物。非經寄存人許可,保管人不得使用或允許第三人使用保管物。
3、返還保管物。寄存人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及時交還。即使有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非經執行程序強制,保管人仍應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
4、附隨義務。包括:
(1)危險告知義務。當保管物品發生危險或者被法院保全、執行時,保管人要及時通知寄存人。
(2)孳息返還義務。保管事務完成,保管人要將產生的孳息全部返還給寄存人。
二、保管合同的寄存人的主要義務
1、支付報酬義務。在有償保管中,保管人完成保管義務時,寄存人應支付約定的報酬。寄存人不支付約定的報酬的,保管人有權留置保管物。在無償保管中,寄存人對保管人為保管支付的必要費用,應予償還。
2、告知義務。保管物有瑕疵,或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保管的,寄存人應將情況告知保管人。未履行此義務的,保管物因此而受的損害,保管人不負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而受損害的,寄存人應負賠償責任。
3、貴重物品聲明。未聲明的,該物品毀損滅失后,保管人可以按一般物品予以賠償。
保管合同屬于實踐性合同中的一種,在寄存人將保管物交付給保管人的那一刻起才會成立。然而,這樣的合同也是可能出現解除的情況。一般而言,對于保管合同的解除,寄存人有任意解除權,而在未約定保管期間時保管人才有解除權,這個解除權有行使期限,當事人不在法律規定或約定的期限內行使會導致權利消滅。
保管合同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無償保管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保管合同訴訟時效為多久?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