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運人行使留置權應注意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擔保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承運人在行使留置權時,應當注意下列事項:
1、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承運人可以自行留置貨物,不必通過法定程序留置貨物。
2、本條所指的對“相應的貨物”留置貨物包括兩層含義:a.對于可分的貨物,承運人留置的貨物應當合理和適當,其價值應包括未支付的運費、保管費經及其他運輸費用加上可能因訴訟產生的費用,而不能留置過多的貨物。當然如果承運人根本就沒有獲得任何費用,他也可以對全部貨物行使留置權。b.對于不可分的貨物,承運人可以對全部貨物進行留置,即使承運人已取得了大部分運費、保管費以及其他運輸費用。
3、本條還規定“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此句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是指當事人如果在合同中約定即使在運費、保管費以及其他運輸費用沒有付清的情況下,承運人也不能留置貨物的,承運人就不能留置貨物。第二是指如果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承運人也不能留置貨物。
《民法典》(2021.1.1生效)
八百三十六條 【承運人留置權】托運人或者收貨人不支付運費、保管費或者其他費用的,承運人對相應的運輸貨物享有留置權,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留置權的實施范圍
擔保法規定: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
留置權必須以法律的規定而產生,非依當事人的合意。我國擔保法明確規定的只有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的債權人享有留置權。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海商法中規定的船舶留置權。以上三種合同的共同特征是客體都是完成一定的工作或履行一定的勞務,并且合同當事人一方依據合同占有對方的財產,而財產被占有一方當事人的義務為交付一定的款項。而當財產被占有一方當事人不能履行交付一定款項的義務時,占有財產一方當事人有權留置對方的財產。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行使留置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承運人在行使留置權時,應當注意上列事項。根據法律規定,雖然不允許當事人任意設定留置物,卻允許當事人以約定排除留置權。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家庭財產保險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4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