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過程中,員工發生工傷事故是在所難免的。在發生工傷事故之后,一般會由用人單位為工傷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不過如果員工的傷情影響到勞動能力的,還需要作工傷鑒定。那么,申請工傷鑒定時間限制嗎?律霸小編以下文中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申請工傷鑒定時間限制嗎?
凡涉及傷殘申請傷殘保險金給付的,均須進行傷殘鑒定。傷殘鑒定的時效必須等到“醫療終結”方能進行,即被保險人出險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功能鍛煉后,其功能恢復到一定的程度處于穩定狀態,此時才能準確評定傷殘的程度。通常鑒定時效為出險后3-6個月,為有利被保險人考慮,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1、因工傷殘職工在醫療終結后應攜帶資料到當地社保機構申請傷殘等級評定;
2、鑒定者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傷、病、殘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化驗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材料及《職工傷病殘勞動鑒定審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來做鑒定。
3、鑒定辦對鑒定者攜帶的材料由專家確認后,交納200元鑒定費。如材料不全,由我辦出據委托診斷后,再來鑒定。
4、鑒定辦于每周四定期召開鑒定會,做出等級或結論,并予以公布。
5、自鑒定材料收下登記之日起15日后,由單位勞資人員前來領取鑒定結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三、工傷鑒定的時機
醫療期滿必須鑒定,條例第13條規定:“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治愈,或者傷情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應當進行勞動鑒定。” 在這3種情況下進行鑒定,最重要的是執行醫療期。工傷醫療期是政策上規定治療、停工休息并發給工傷津貼的期限。這并非需要治療而終止治療,超過醫療期仍需治療時還是要報銷醫療費的。目前規定工傷醫療期為1個月至24個月,最長為36個月(見18條),較外國一般規定6個月至12個月時間長得多。醫療期滿評殘是為了發放傷殘待遇,獲得較高的工傷津貼,有利于保障職工和企業雙方利益,避免“小傷大養”造成的浪費和損失。
雖然我國法律上并沒有作出詳細地規定,但相關規定表明,工傷鑒定一般在傷情穩定之后申請,即在醫療期滿之后應作出工傷鑒定。在工傷期間,員工會享受一定時間的停職留薪期,在此期間員工工資應全額發放,如果企業不執行的,員工可以通過勞動保障部門維權。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2020年最新國家工傷鑒定標準
2020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保險網簽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2020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30拆遷糾紛不立案怎么辦
2021-03-13租的廠房遇到拆遷,租戶獲得哪些補償
2020-11-14申請拆遷行政裁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2青苗費是什么
2020-11-17只有準建證拆遷賠償嗎
2021-01-092020農村房屋拆遷多少錢一平方,有哪些安置補償方式
2021-01-16養殖場被劃入禁養區,遭遇拆遷,如何維權
2021-02-21拆遷補償安置問題該怎么解決
2020-12-19征地房屋破損能否賠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