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過程中,員工發生工傷事故是在所難免的。在發生工傷事故之后,一般會由用人單位為工傷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不過如果員工的傷情影響到勞動能力的,還需要作工傷鑒定。那么,申請工傷鑒定時間限制嗎?律霸小編以下文中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申請工傷鑒定時間限制嗎?
凡涉及傷殘申請傷殘保險金給付的,均須進行傷殘鑒定。傷殘鑒定的時效必須等到“醫療終結”方能進行,即被保險人出險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功能鍛煉后,其功能恢復到一定的程度處于穩定狀態,此時才能準確評定傷殘的程度。通常鑒定時效為出險后3-6個月,為有利被保險人考慮,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1、因工傷殘職工在醫療終結后應攜帶資料到當地社保機構申請傷殘等級評定;
2、鑒定者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傷、病、殘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化驗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材料及《職工傷病殘勞動鑒定審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來做鑒定。
3、鑒定辦對鑒定者攜帶的材料由專家確認后,交納200元鑒定費。如材料不全,由我辦出據委托診斷后,再來鑒定。
4、鑒定辦于每周四定期召開鑒定會,做出等級或結論,并予以公布。
5、自鑒定材料收下登記之日起15日后,由單位勞資人員前來領取鑒定結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三、工傷鑒定的時機
醫療期滿必須鑒定,條例第13條規定:“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治愈,或者傷情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應當進行勞動鑒定。” 在這3種情況下進行鑒定,最重要的是執行醫療期。工傷醫療期是政策上規定治療、停工休息并發給工傷津貼的期限。這并非需要治療而終止治療,超過醫療期仍需治療時還是要報銷醫療費的。目前規定工傷醫療期為1個月至24個月,最長為36個月(見18條),較外國一般規定6個月至12個月時間長得多。醫療期滿評殘是為了發放傷殘待遇,獲得較高的工傷津貼,有利于保障職工和企業雙方利益,避免“小傷大養”造成的浪費和損失。
雖然我國法律上并沒有作出詳細地規定,但相關規定表明,工傷鑒定一般在傷情穩定之后申請,即在醫療期滿之后應作出工傷鑒定。在工傷期間,員工會享受一定時間的停職留薪期,在此期間員工工資應全額發放,如果企業不執行的,員工可以通過勞動保障部門維權。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2020年最新國家工傷鑒定標準
2020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