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緩并不是單獨的刑事處罰措施,而這僅僅是存在于死刑當中的一種制度,我國的死刑具體可以死刑立即執行與緩期執行,而這個死緩正是其中的緩期兩年執行的情況。現實中在一些情況下規定可以對罪犯判處死緩,那究竟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判處死緩?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判處死緩
對于死刑什么情況下可以判處緩期二年執行,法律沒有規定,從司法實踐來看,一般應具備以下情節:
(一)民憤不是極大的;
(二)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現的;
(三)共同犯罪中有多名主犯,其中首要分子或者罪行最為嚴重的罪犯已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嚴重罪行的;
(四)犯罪分子智力發育不全,屬于有限責任能力的;
(五)由于被害人的明顯過錯,引起罪犯一時激憤而殺人的;
(六)犯罪分子出于義憤而殺人的;
(七)其他特殊應當留有余地情形的。
二、死緩期滿如何處理
1、犯罪分子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2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所謂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如故意殺人罪、搶劫罪。
2、犯罪分子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2年期滿以后,減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重大立功表現,是指阻止他人進行嚴重犯罪活動的;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有重大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3、犯罪分子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所謂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是指如果故意犯罪的,應當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由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并作出有罪判決書。在認定構成故意犯罪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依法核準,執行死刑。
不管是對罪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還是死刑緩期執行,這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判處,而不能任由法官進行自由裁量。而即使在可以判處死緩的情況下,由于沒有規定應當判處死緩,因此最終也是可以根據具體的犯罪情況不用對罪犯判處死緩的。
死緩兩年是怎樣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死緩和死刑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傷殘鑒定收費標準
2021-02-16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