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中的要求,緩刑人在緩刑期間內需要遵守相應的規定,同時也不能再犯新罪,否則的話就會被撤銷緩刑,然后收監執行原判刑罰。但要是在緩刑期內發現漏罪的話,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要怎么處理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在緩刑期內發現漏罪怎么處理?
首先,《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從立法技術層面分析,上述規定對于新罪和漏罪兩種情形的規定是有明顯區別的。
對于新罪的表述是“犯新罪”而不是“發現新罪”,對于漏罪的表述是“發現漏罪”而不是“犯漏罪”,從這種立法表述的區別中,我們不難得出,刑法將因“漏罪”撤銷緩刑限定在“發現”時,也就是說,只要“漏罪”在緩刑考驗期內被發現,就應當撤銷緩刑。
二、是否可以再宣告緩刑?
《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由此可見,緩刑的適用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緩刑的適用對象只限于罪行較輕的人,即應當是宣告刑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二是將緩刑犯放歸社會后,不致再危害社會。而判斷“不致再危害社會”必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犯罪情節,二是悔罪表現。
1、“漏罪”亦有輕重之分。本案被告人甲并非以營利為目的,且犯罪數額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該“漏罪”情節較輕,按規定可處以較輕刑罰,“漏罪”與前罪并罰后實際執行的刑罰,仍然屬于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發現“漏罪”并不能當然認定被告人認罪態度不好,無悔罪表現。由于普法宣傳不到位,多數公民對違法和犯罪的概念不清楚,有的人根本認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也有的人其行為已經做為治安案件處理或進行過行政處罰,而偵查機關未將處理情況入卷,至使犯罪不能及時被發現。因此有些“漏罪”并不是因為被告人有意隱瞞罪行所致,所以不能因發現“漏罪”就否認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和悔罪表現,更不能就此推斷其有危害社會的可能。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未發現被告人甲有意隱瞞“漏罪”、逃避法律追究的情況,且其認罪態度較好,有悔罪表現,因此可以認為,對其宣告緩刑不至再危害社會。
3、關于“漏罪”與前罪并罰是否可再適用緩刑的問題,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判嚴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答復 (三)做出明解釋,“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發現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依據相關法律對漏罪定罪判刑,再對前罪與漏罪實行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的刑罰……如果仍符合緩刑條件,仍可宣告緩刑,已經執行的緩刑考驗期,應當計算在新決定的緩刑考驗期以內”。
1997年刑法修訂后,未明確規定數罪并罰中是否可以適用緩刑,上述司法解釋也未被廢止,因此從立法角度看,數罪并罰(包括“漏罪”與前罪的并罰)未排除緩刑;張明鍇教授在其所著《刑法學》中關于緩刑的適用條件中也表述“如果一個判決前犯數罪,實行數罪并罰后,決定執行的刑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也可以適用緩刑”,進而從法學理論的角度闡述了緩刑在數罪并罰中的應用。據此認為,法官可以根據犯罪人所犯數罪的性質、情節、悔罪表現等內容,以適用緩刑的法定條件為標準,決定是否對犯罪人適用緩刑。
雖然漏罪是在之前就犯了的,但同一個罪犯犯了數罪的,至少證明其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是比較大的,因此要是在緩刑期內發現漏罪的話,這種情況下也是要被撤銷緩刑,然后在對漏罪量刑處罰之后,再與前罪進行數罪并罰。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有期徒刑緩刑是否開除公職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挪用資金罪怎么判,可以適用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過訴訟時效是否及于其他保證人
2021-02-01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