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存在本身的意義,就是要讓一些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通過我國法律的制度,能夠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這才是法律真正的意義。但是在生活當中總是有一些人知錯不改,在被判處刑罰以后,繼續實施作案。在下文當中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在我國規定緩刑如何計算累犯?
一、在我國規定緩刑如何計算累犯?
所謂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內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之罪的罪犯。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兩種。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2、特殊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過刑罰處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該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判處緩刑的人實際上并沒有執行刑罰。所以不算累犯。
二、累犯適用緩刑嗎?
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定,因為刑法第六十五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在再犯應當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累犯,應從重處罰,但過失犯罪除外。
從發條分析是前罪已經“執行完畢或赦免后”的犯罪是已經“實際”執行完畢。
《刑法》第六十七條相關規定是: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從法條分析“不再執行”就是沒有執行過,既沒有“實際”執行。所以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定。。
三、緩刑期間又犯罪怎么處理?
我國《刑法》第77條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69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判處緩刑的人,實際上并沒有執行刑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并構成累犯。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在執行完畢以后五年之內如果又被判處有期徒刑的話,那么就構成了累犯,對于累犯,一般法院會從重進行處罰。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