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那在司法實踐中,該如何認定行賄罪呢?也就是說,在我國法律上,行賄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這兩個問題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一、如何認定行賄罪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中,主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次要客體是國家經濟管理的正常活動。另外,行賄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這里所說的財物,與受賄罪中的財物相同。
(二)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上述行為須達到一定界限才能構成犯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是收買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關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而實施這種行為,意圖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行賄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行賄罪,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費的行為。
鑒于在經濟交往中,一些單位或個人不顧國家規定,采取對參與經濟活動的國家工作人員給予財物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這些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手段,為這些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大開方便之門,實行不公平的競爭,達到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這種行為同第1款規定的行為具有同樣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因此,本條第2款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即這種行為也構成行賄罪。
為了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本條第3款專門強調: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應該注意的是,雖然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才予以立案,但如果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或向3人以上行賄的,或者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即使行賄數額不滿1萬元的,也予以立案。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最新行賄罪量刑標準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選擇管轄的適用情形
2021-03-19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有按期送達可以撤銷嗎
2020-12-10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