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后工傷鑒定不給做是否合理?
離職之后單位不給做工傷鑒定是合理的,法律規定離職之后不能再做勞動能力鑒定,因為工傷認定的有效期是發生工傷事故后的一年內,超過一年勞動者的工傷認定就無法被受理,沒有工傷認定書,勞動者也就無法申請鑒定傷殘等級。
如果傷者屬于工傷復查鑒定,那也是不能的,因為傷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已經兩年,解除勞動關系領取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者也就與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也就喪失了申請復查鑒定的權利。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第二十八條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綜上所述,員工本來就是在上班的時候在單位受的傷也應該處于在職的狀態讓單位負責,如果還沒經過鑒定就被辭退或者主動離開的情況下就說明與單位沒有了法律保護的勞動關系,自然單位也就沒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員工完成工傷鑒定的相關程序了。
工傷鑒定的材料有哪些?
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是多久
工傷鑒定怎么收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簽合同付定金后后悔賣房子,該怎么處理
2020-11-10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