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應當受到刑事處罰,但有些情形雖然具備了刑事犯罪的特征,卻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免予追究刑事責任。那么,在什么情況下不用追究刑事責任呢?在實際案件中,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呢?下文中律霸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介紹吧。
一、什么情況下不用追究刑事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在決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時,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分別作出裁判:
(一)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三)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四)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五)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依法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認定;
(六)被告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八)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并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九)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對于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對社會危害比較輕微的或者已經沒有了處罰的必要的,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的功能除了懲罰罪犯,更大的目的是為了教育改造罪犯,讓行為人能更好地改過自身重新融入社會。至于不用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上文也作出了分析,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下幫助。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非法行醫罪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誰來承擔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要簽什么嗎
2020-12-16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作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15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