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病鑒定申報工傷有時間限制嗎?
職業病鑒定申報工傷是有時間限制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職業病可以申請工傷鑒定。認定為工傷,相關保險公司按照項目和標準一次性支付如下費用:
(一)實際發生的搶救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符合國家和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
(二)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工傷復發醫療費等各類費用。
(三)輔助器具項目和費用。(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確認、符合配置輔助器具條件、確需配置的,按照《實施辦法》和《通知》規定的標準)。
二、職業病工傷認定程序
第一步,申請工傷認定程序
1.發生工傷后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的,職工必須在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
2.勞動者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后,勞動部門可以根據情況依法決定是否受理。 如果勞動部門受理了申請并在60日內作出了工傷認定結論。
第二步,工傷受理的行政訴訟程序
1.勞動者對勞動部門不受理工傷認定不服的,可以在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勞動部門受理其工傷認定的申請。
2.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訴訟一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
3.任何一方不服一審判決,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行政訴訟二審的審判期限為2個月。 二審的判決結果,可能是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即判決由勞動部門受理工傷認定也可能判決駁回職工的訴訟請求,此時勞動者的工傷維權程序結束。
第三步,工傷認定程序
勞動部門受理工傷認定后,如果單位提出異議,認為與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系,而勞動者又無法提供有效的證據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實踐中勞動部門往往要求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由仲裁機構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后再恢復工傷認定程序。 確認勞動關系的糾紛屬于勞動爭議,應該先進行勞動仲裁。
第四步,確認勞動關系的仲裁程序
勞動者申請仲裁后,仲裁機構應當在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書,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是否構成勞動關系作出裁決。但是不服該裁決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步,確認勞動關系
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在15天內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一審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可以提起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
第六步,工傷認定行政復議程序 工傷認定復議機關在收到申請書后,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七步,工傷認定行政訴訟程序
1、申請人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撤銷復議結論或者工傷認定結論,或者判決勞動行政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一審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注意,按照法律規定法院不能直接判決構成工傷或者不構成工傷,而只能維持復議決定及工傷認定結論,或者撤銷復議決定及工傷認定結論,并責令勞動部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2、一方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二審的審判期限為2個月。
第八步,勞動能力鑒定
1、勞動部門認定職工的受傷屬于工傷后,如果勞動者認為其傷害有可能構成殘疾的,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職工可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在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單位或者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該再次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九步,工傷賠償勞動仲裁程序
認定為工傷后,如果單位不主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職工必須在收到工傷認定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起訴到法院。
第十步,工傷賠償訴訟程序
1、當事人不服勞動仲裁裁決,向一審法院起訴,一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6個月。
2、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二審法院上訴,二審法院的審判期限為3個月。 二審法院的結果可能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發回一審法院重審,而對重審后的判決不服,還可以再次提起上訴。二審判決的結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職工的訴訟請求,也可能是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如果二審法院的判決駁回了職工的訴訟請求,工傷賠償程序結束。
第十一步,工傷賠償執行程序
如果單位不主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職工必須在1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執行的期限和能否得到執行則由法院決定。
綜上所述,職業病是在許多工作中都可能會讓職工患上的疾病,而且很多職業病甚至會伴隨人們的一生而治療不好的,所以單位要給這些職業病的職工比較好的待遇和經濟賠償,但是前提是當事人自己去做相應的鑒定并且得到工傷的認定結論才能獲得賠償。
職業病鑒定費用由誰支付
如何申請職業病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能第三方轉讓嗎
2021-02-27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