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罰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只要具有主觀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即構成本罪。
二、立案標準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三、認定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
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2)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
①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
②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
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我國對這類案件的犯罪和處罰都有著較為詳細的規定,相關的當事人一旦違法我國的法律。我國的相關機關就將對這類人進行向相應的處理。對其進行相關的判刑和相應的罰金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將加重判罰,對這類人處以死刑的判罰。
藥品購銷合同的法律要求是什么?
醫院賣假藥應雙倍賠償
交通事故中的自費藥品找誰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