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罪需要故意才能認定為犯罪嗎?
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了生產、銷售假藥罪。行為人主觀上有無生產、銷售假藥的故意,是認定生產、銷售假藥罪成立與否的主觀要件,在審理時,被告人供述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依據。對于行為人主觀故意的判斷,可以根據涉案藥品交易的銷售渠道是否正規、銷售價格是否合理、藥品包裝是否完整、藥品本身是否存在明顯瑕疵,結合行為人的職業、文化程度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
二、如何認定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罪,是指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該罪是選擇性罪名,生產假藥構成犯罪的,是生產假藥罪;銷售假藥構成犯罪的,是銷售假藥罪;既主產又銷售假藥構成犯罪的,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該罪的客體是國家藥品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犯罪對象僅限于假藥,是指依據《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該法第3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假藥:
(1)藥品所含成份的名稱與國家藥品標準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標準不符合。
(2)以非藥品冒充藥品。
(3)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這種情況一般是以一種低價藥品冒充一種高價藥品。)
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處理:
(1)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2)未取得批準文號生產的。
(3)變質不能藥用的。
(4)被污染不能藥用的。
作為本罪犯罪對象的假藥,專指人用藥,而不包括獸用藥重其他動植物用藥。
如果,公訴方沒辦法舉證當事人銷售假藥的這種行為就是主觀故意的,那這對于銷售假藥的當事人的定罪量刑就是非常的不利的。因為有很多的犯罪嫌疑人第一時間都是推脫自己對于銷售的藥品根本就不知道是假藥。事實上并非故意的話,也確實不能夠按照銷售假藥定罪的。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醫生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0-12-21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人身保險
2021-01-02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