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的基本性質在于補償,因為損害賠償的目的乃是補償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在一方當事人違約后,為保護受害人的權益,通過賠償使其達到合同已經履行的狀態,即受害人期望通過合同履行而能取得的利益通過賠償的方法得以實現。因此,合同盡管已被違反,但損害賠償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可見,彌補受害人的全部損失也就是損害賠償的目的。不管違約是故意還是過失所致,都不應影響到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
損害賠償原則上不具有懲罰性。這一點不同于違約金具有補償和懲罰的雙重性,在當事人違約沒有造成對方損失時,違約方也得依照約定支付違約金。而在損害賠償中,當事人一方違約必須給對方造成損失,并補償這種損失;沒有損失的,違約方則不能賠償損失。
損害賠償的補償性是指通過賠償應使受害人遭受的損害得到完全恢復。在一般情況下,損害賠償的補償性要求賠償額與實際損害相符合,但并不一定是絕對的相等,因為實踐中違約造成的損害往往相當復雜,既有財產上的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也有商業信譽、名譽以及其他非財產損害。即使就可得利益的損害來說,其計算標準在各種情況下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求賠償數額與損害數額絕對相等很難做到。不過,既然強調補償性,就不能使賠償額與實際損害之間的差距過大。除了法律規定不能賠償的損害以外,其他損害都應當賠償。
強調損害賠償具有補償性不僅有助于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利益,而且在經濟生活中也有利于使當事人事先確定未來的各種風險,準確確定各項成本和開支,從而大膽地從事各種交易活動。
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法律從保護當事人利益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出發,也可能規定適用懲罰性賠償金,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就作出了懲罰性損害賠償的規定。法律如此規定,主要目的是對消費者利益進行特殊的保護,同時也有利于預防和打擊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但這種規定僅僅適用于例外情況,并不能據此否認損害賠償的一般屬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官的審判受政府監督嗎
2020-11-18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