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押與拘留批準逮捕的概念是什么?
1、羈押
又稱拘押。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對被拘留或逮捕的人犯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狀態。
羈押的意義,在于防止人犯或犯罪嫌疑分子逃跑、自殺、串供、毀滅證據或繼續進行犯罪活動,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國刑事訴論法規定,對被告人在偵查中的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案件,可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1個月。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免于起訴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案件可延長半個月。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管理后1個月內宣判,至遲不能超過1個半月。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管理的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1個月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
2、拘留
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若審理后被無罪釋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0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條件是: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后,由公安機關執行。
3、批準逮捕
批準逮捕,是指人民檢察院同意公安機關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請求。公安機關在偵查中認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時, 應當制作提請批準逮捕書,連同案件材料和證據一并報送人民檢察院審査批準。人民檢察院審査后,認為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當批準逮捕。
由此可見,羈押,批準逮捕和拘留這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羈押準確的來說是形容犯罪嫌疑人的一種狀態的,而且也只能針對犯罪嫌疑人才能說是羈押,其實在刑事拘留了以后也能夠說當前相關人員就是處于刑事羈押的狀態當中了。現在的公安機關都是先進行刑事拘留,之后再申請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司法機關延長羈押期限的理由有哪些?
法院判決前在看守所羈押期限是多久?
有關超期羈押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0-12-24小產權房合同范本
2021-03-23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離婚,五歲孩子可以選擇跟誰嗎
2021-02-08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