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否殺死人自首會判死刑?
殺死人自首不一定會判死刑。涉嫌故意殺人罪,是否判處死刑要根據犯罪情節由法院來確定,只不是情節惡劣的一般不會判死刑。有自首情節可以從輕處罰。
判刑,關鍵要看這個案件的社會影響力,和本人的認罪情況
條件1 案件復雜,制造社會的影響范圍廣并且惡劣,按照相關法律即便是自首的,可以通過律師否定自首的行為.這個關鍵看請的律師高明.
條件2,通常是不被判刑.案件簡單,假如是開車撞死人,一般是誤殺,過失殺人,間接殺人,犯案件人主動認錯,并且有支付賠償金,主動擔負治療等費用.按照法律規定,不僅不被判死刑,還是有被假釋的可能.
《刑法》第六十七條 【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六十一條 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第六十七條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照正常人對殺人行為的理解都是要被告人以死刑作為對被害人的補償,但是實際上如果被告人能夠主動將自己的罪行向國家承認后,同時還存在態度特別良好的情況,再加上案件的情節不是很嚴重的一般都是不會判決死刑的。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投案自首是法定減輕情節嗎
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投案的能認定為自首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