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工業(yè)化產品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方面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日益嚴重的安全問題,產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在產品責任制度中,產品缺陷是一個焦點問題,因為產品存在缺陷是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由此,加強有關產品缺陷的立法更成為重中之重。1993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tǒng)規(guī)定產品質量的法律《產品質量法》,第一次在我國明確了產品缺陷的概念。但是在表述上仍不夠精確,這造成了實踐中的一定困難,不利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本文旨在對我國產品缺陷制度進行綜合歸納的基礎上,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產品缺陷概述
(一)產品缺陷的含義和類型
1.產品缺陷的含義。我國《產品責任法》第46條對缺陷這樣定義:“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機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產品有保障人身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p>
2.產品缺陷的類型
我國產品責任案件中的產品缺陷可以分為生產缺陷、設計缺陷和警示缺陷。
(1)生產缺陷。生產缺陷是指產品在制造上存在不合理的危險,包括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中因工藝操作、質量管理不善等原因而產生的不合理危險性。消費者可以根據產品的標準及用途加以判斷。
(2)設計缺陷。設計缺陷是指產品的設計存在不合理的危險性。這常常是導致產品存在潛在危險的根本因素。由于設計缺陷的特性,一般消費者很難準確判斷,特別是對于那些涉及高科技的設計缺陷。這更突出了《產品質量法》對于消費者利益進行傾斜性保護的必要性。
(3)警示缺陷。警示缺陷是指由于產品提供者對產品的危險沒有作出必要的說明與警告,對使用者造成的不合理危險。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復雜的現(xiàn)代化學和機械產品對使用者造成損害的可能性日益增加,應當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產品質量法》第27條賦予了生產者警示義務。
(二)產品缺陷、產品瑕疵、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判定辨析
在《產品質量法》中,這3個術語均有使用,但僅有產品缺陷有完整的定義(第34條)。正確對這三者進行判定,對于正確適用《產品質量法》有重要意義。
1.產品缺陷與產品瑕疵。從《產品質量法》第46條可以得出,判斷某產品是否存在缺陷,就看該產品是否可能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不合理危險(對于與強制性標準二者間的選擇,在下文會被論及)。所謂不合理危險,就是指“產品不能提供人們有權期待的安全性”。因為在事實上,絕對安全的產品是不存在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15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企業(yè)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職業(yè)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qū)別
2021-01-25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qū)如何避免
2021-03-01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