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進出口公司為出口大理石,與國內某石料廠訂立了一份購買大理石的合同,約定:“大理石質量要求執行國家建材局發布的行業標準,需方派代表到供方場地驗收。”交貨時,該公司派人去石料廠驗收,只簡單檢測了小部分產品,認為可以,未對其余石料驗收。隨后進出口公司將該批石材出口到澳大利亞。外商收貨后,提出質量不符合建材行業標準。我國商檢局駐澳大利亞辦事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也證實大理石存在質量問題。據此,外商提出巨額賠償,致使進出口公司蒙受了較大損失。隨后該公司與石料廠交涉,但石料廠卻以“驗收期已過,你方未提異議,視為質量合格”為由,不承擔任何責任。進出口公司雖覺得對方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又不甘心巨額損失。該公司權益還能受到法律保護嗎?
買賣合同一般都規定:在賣方交付、買方收到貨物后的合理時間內,買方應按事先約定的質量技術標準和要求對貨物進行檢查驗收。這一段時間法律上稱為“檢驗期間”。在檢驗期間內,認真、及時驗貨是買方一項十分重要的權利,也是其維護自身權益應盡的職責。疏于行使驗收權,未在檢驗期間內對有質量缺陷的貨物提出異議并通知賣方,依法可視為貨物質量符合約定。本案中進出口公司就是犯下了這樣的錯誤,致使其追究石料廠質量違約責任的要求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那么,進出口公司真的無路可走了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頒布實施將為進出口公司提供法律保護。《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它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該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中因對方違約受到損害的一方,法律賦予其兩種追究對方責任的請求權利,一是違約責任,二是侵權責任。法律上稱這種情況為權利競合。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都是民事責任,其最大區別在于違約責任是基于合同而產生的,是違反合同的責任;而侵權責任是基于行為人沒有履行法律上規定的,或者認可的應盡的注意義務而產生的責任。選擇哪種請求權,可由受損害的一方根據具體情況,本著有利于索賠并能獲得最佳賠償結果為原則來確定。本例中,進出口公司因沒有在檢驗期間內提出質量異議,失掉了追究石料廠質量違約責任的請求權,但依照該條的規定,可以引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追究石料廠制造、銷售質量不合格的大理石而造成進出口公司重大財產損害的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廠里受傷骨折工傷工資怎么算
2020-11-27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合同的相對性法律規定
2021-03-18醫院漏診如何賠償
2021-01-28醫療過失行為的特殊性
2020-12-21租房合同必須經過備案才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6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需要資料有哪些
2021-03-0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