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罪與量刑的原則主要是什么?
(一)定罪與量刑必須以犯罪事實為根據
犯罪事實是量刑的客觀根據,沒有犯罪事實就無法確定犯罪,量刑就失去了前提。犯罪事實有廣義與陜義之分,這里講的犯罪事實是廣義的犯罪事實。廣義的犯罪事實是指客觀存在的與犯罪有關的各種事實情況的總和。它既包括犯罪構成的基本事實,也包括犯罪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因此,作為量刑根據的犯罪事實包括以下四項內容:
1、(狹義的)犯罪事實。它是指犯罪構成要件的各項基本事實情況。查清犯罪事實就是要查明何人在何種心態支配之下,針對何種對象實施了危害行為,并造成了何種危害結果,侵犯了何種合法權益。
2、犯罪的性質。它是指犯罪行為的法律性質,即某一危害社會的行為經由法律規定并通過審判機關確認的犯罪屬性,表現為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什么罪,應定什么罪名。
3、犯罪情節。刑法上的犯罪情節有兩種:
一種是定罪情節,即影響犯罪性質的情節,它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素。
另一種是量刑情節,是指犯罪構成基本事實以外的其他影響和說明犯罪社會危害性程度的各種事實情況。
4、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它是指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損害結果的程度。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社會危害性程度大小是區分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以及由此而定的對犯罪分子是否適用刑罰、如何適用刑罰的重要根據。
(二)定罪與量刑必須以刑法為準繩
量刑必須以刑法為準繩,是指人民法院在認定犯罪事實的基礎上,必須按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對犯罪分子是否判刑、判什么刑、判刑輕重以及如何執行刑罰作出判處。
依法量刑,是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的必然要求,也是罪刑法定這一基本的刑法原則在量刑中的體現。量刑以刑法為準繩,主要是遵守以下規定:
1、刑法總則中關于刑罰原則、制度、方法及其適用條件的一般規定。如對預備犯、中止犯、未成年犯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從犯、教唆犯、脅從犯的處罰原則;有關自首、立功、累犯、緩刑、數罪并罰等制度;有關從重、從輕、減輕以及免除刑罰處罰的規定。
2、刑法分則中有關各種具體犯罪的法定刑及其量刑幅度的具體規定。
3、特別刑法的補充修改決定。
沒有犯罪事實和法律制度的約束就貿然的去對相關人員進行定罪和量刑,這其實就是對法律的褻瀆,司法公正是我國在依法治國的過程當中重點要推進的。當然,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殘疾人犯罪以及累犯、初犯等這些不同的情形,定罪量刑的時候,沒有具體的犯罪情節也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參與傳銷如何定罪量刑
未成年人過失殺人怎么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