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對銷售假藥的規定是什么?
《刑法》具體規定如下: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二,正確理解認識假藥的含義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按照《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假藥”包括兩種情形:
(一)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而“按假藥論處”則包括六種情形:
(一)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可見,刑法意義上的“假藥”是依照《藥品管理法》的明確規定認定:一是直接判定為“假藥”的兩種情形,包括非藥品冒充藥品;二是按假藥論處的六種情形的藥品;三是按假藥處理的非藥品。但是,在《藥品管理法》中關于哪些“非藥品”冒充哪些“藥品”才屬于假藥或者才按假藥處理并無明確具體的規定。
假藥對于國家和民眾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國家嚴厲打擊銷售和制作假藥的機構和個人,一經查處,會判以重刑。2018年因為抗癌藥的免稅政策使很多癌癥患者受到了極大的福利,同時也引發了多年前關于進口癌癥藥品假藥案的反思。假藥的危害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生產銷售假藥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提出勞動仲裁對方反訴是什么流程
2020-12-10買的新房應如何進行驗收
2021-01-16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