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傷,這就屬于工傷了。但工傷是需要認定的,只有認定為工傷才會獲得賠償。工傷的認定需要法律依據,每個地方都會有工傷認定的法律文件。而本文要介紹的就是昭通工傷認定期限規定,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昭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告。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工傷認定管理,進一步規范工傷認定操作規程,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375號)、《工傷認定辦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7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 本暫行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各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
第三條 在全市范圍內,工傷認定工作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相關文書、表冊。
第四條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應當自職工發生傷亡事故之日起24小時(法定節假日、休息日順延)內向參保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一次傷亡人數達3人(包括3人)以上的事故,同時報告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啟動重特大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及時組織調查,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使用勞務派遣方式的用人單位,被派遣員工發生傷害事故,由用工單位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勞務派遣單位辦理工傷認定相關手續。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用人單位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當及時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勘察,掌握傷亡事故真實情況。
第二章 工傷認定受理
第五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起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市直、中央、省屬駐昭、行業系統用人單位及昭陽區境內的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應當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其它用人單位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按本條第一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按本條第一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375號)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六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職工身份證復印件或者有效身份證明材料; (三)近期1寸免冠照片兩張; (四)勞動合同書、聘用合同書、公務員證書復印件或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材料; (五)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六)用人單位對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的調查報告(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申請的不必提供); (七)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1、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死亡或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死亡的,應當提交公安、醫療機構等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及安監部門的事故調查報告。
2、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應當提交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行政裁決、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者其他有效證明。
3、由于機動車事故引起的傷亡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當提交事發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或其他有效證明。
4、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亡的,應提供職工傷亡時間、場地、原因等證明材料和由當地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及其他有效證明。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結論。
5、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應當提供醫療機構出具的搶救和死亡證明。
6、屬于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提交事發地縣級以上相應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
7、屬于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轉業、復員軍人舊傷復發的,應當提交《革命軍人殘疾證》及醫療機構對舊傷復發的診斷證明。因特殊情況,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應書面說明情況。
8、傷亡職工直系親屬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當提交與職工直系親屬關系的有效證明。
9、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當提交職工所在單位工商注冊登記資料。
10、參加工傷保險的煤炭企業、建筑企業,新招用人員,7日內未將用工情況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的。在此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申請工傷認定時,應當4 提供勞動用工登記花名冊,煤炭企業職工井內發生事故傷害還應提供職工出入井記錄。
第七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補正的全部材料,并向工傷認定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補正材料告知書》。特殊情況,不能當場告知的,應當在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
第八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完整或者按照書面告知要求材料補正后,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予以受理,并向工傷認定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受理通知書》。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
(一)勞動關系主體不適格的;
(二)工傷認定申請人不具備主體申請資格的;
(三)工傷認定申請超過法定時效的;
(四)不屬于昭通市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受理范圍的;
(五)申請人不能夠提供完整必備的工傷認定申請材料,并且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出具《工傷認定補正材料告知書》后,仍未在工傷認定申請的法定時效內(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提交完整材料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的,應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不予受理通知書》,并說明理由。對于因不屬于本地受理范圍而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告知申請人申請工傷認定的法定時效。
第十條 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工傷認定申請表》中用人單位意見不是必要條件。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5日內向職工所在單位下達《工傷認定舉證告知書》,告知用人 單位自收到本告知書后7個工作日內提供職工受傷不屬于工傷的有關證據材料。用人單位拒收《工傷認定舉證告知書》或超過規定時限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三章 工傷認定中止與終止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中止工傷認定決定,并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中止通知書》。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在法定程序處理勞動爭議期間的;
(二)需要有關部門對相應傷害事故作出結論,有關部門可以作出但尚未作出結論的;
(三)因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工傷認定決定難以作出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工傷認定中止的情形消失或申請人提供新的證據后,恢復工傷認定程序。工傷認定中止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的時限內。
第十二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經進一步調查核實,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作出工傷認定終止決定,并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終止決定書》。
第四章 認定與送達
第十三條縣(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及時組織調查、勘察,并在30日內上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實行證書管理。
第十四條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通知書》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并抄送市勞動能力鑒定機構和工傷保險經辦機構。
第五章 部門職責
第十五條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工傷認定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宣傳、貫徹工傷認定有關政策,提供工傷認定有關文書、表冊樣本;
(二)負責全市工傷認定;
(三)負責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市級工商機關注冊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行業系統單位以及昭陽區境內各用人單位的工傷認定受理、調查、勘察、認定、送達等工作;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和上級機關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十六條縣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職責:
(一)貫徹、執行工傷認定有關政策
(二)負責本行政區域范圍內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所屬縣級工商機關登記注冊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行業系統以外用人單位的工傷認定受理、調查、勘察、初審、上報、送達等工作;
(三)上級機關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七條本暫行規定由昭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暫行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國法律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在受了工傷以后會獲得賠償,只是需要進行認定。本文要介紹的昭通工傷認定期限規定在昭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告中有詳細規定。昭通市的勞動者可以根據昭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告中的內容進行工傷認定,獲得賠償。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注意什么?
哪些情況下應終止工傷認定?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提交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