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對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量刑處罰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破壞,后果嚴重的行為。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尚處于潛伏期,雖然可能占用了一定的系統資源,但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均不構成本罪。
二、如何認定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1、罪與非罪的界限
有無嚴重后果發生,是本罪與非罪行為的分水嶺。
從這種高科技犯罪的特點上考察,本罪不存在預備犯、未遂犯和中止犯三種犯罪未完成形態。因為在沒有發生嚴重后果的情況下,認定行為人主觀方面的罪過形式存在一定的難度,容易將技術水平不高或操作失誤的行為作為犯罪來處理,可能擴大打擊面,同時也不利于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
2、本罪與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在于:
(1)侵犯的行為對象不同。本罪的行為對象是所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后者局限于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
(2)行為的方式和內容不同。本罪可以在合法使用的或非法侵入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上實施破壞行為,后者的行為只能是非法侵入,不實施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
(3)對危害后果要求不同。本罪以后果嚴重為成立犯罪的必要條件,屬于結果犯;后者不要求嚴重后果發生,屬于行為犯。
(4)犯罪動機、目的不同。本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破壞系統完整性的目的或放任這一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行為人,則并不希望計算機信息系統受到破壞。
(5)本罪具有基本罪和重罪兩個構成類型,法定最高刑為十五年有期徒刑;后者是單一的構成類型,法定最高刑為三年有期徒刑。
3、本罪與利用計算機技術實施其他犯罪的界限
利用計算機犯罪作案動機多種多樣,有盜用、偽造客戶網上支付賬戶的犯罪;電子商務詐騙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非法侵入電子商務認證機構、金融機構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破壞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惡意攻擊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虛假認證犯罪;網絡色情、網絡賭博、洗錢、盜竊銀行、操縱股市等。
目前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絕大多數犯罪行為,基本上都可以利用網絡來實施。
按照《刑法》第287條之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不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因此,應認真考察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人的主觀狀態,明析破壞行為是否構成實施其他犯罪的手段,對于利用計算機技術實施其他犯罪同時又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損壞的,以結果行為吸收手段行為,對其結果行為進行定罪。
4、本罪與破壞生產經營罪的界限
《刑法》第276條規定:“由于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實踐中,行為人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知識、技術,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口令或者許可證明后破壞別人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殊不知這種行為就構成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我們要注意的是,當行為人以泄憤報復為動機,通過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造成了嚴重后果時,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與破壞生產經營罪的法條競合,應按重法優于輕法的原則處理。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認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