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與法律工作者
我國現行的法律和行政規章,主要設定了兩種人為專職的法律執業人員:一為律師;二為法律工作者。
我國《律師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根據行政規章《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基層法律工作者是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二、律師與法律工作者的相同點
二者的相同點是,都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三、律師與法律工作者的區別
區別之一,二者產生和存在的法律基礎不同。律師的產生和其執業的基礎,是根據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規定.法律工作者的產生和其執業的基礎,是根據行政規章《關于鄉鎮法律法務所的暫行規定》(現為《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和《基層法律工作者管理辦法》)的規定。也就是說,法律服務所和法律工作者的設定是沒有法律基礎的。
區別之二,二者執業的準人不同。要想做律師,必須先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職業資格。從2002年起,要想做律師,必須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而做基層法律工作者,就沒有這樣的準入程序,只要你想做并得到司法行政部門的同意就行。
區別之三,二者執業的法律水平或者說是法律知識的含量不同。做律師,首先得是法律本科畢業,才有報名參加考試的資格。參加考試,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成就理想、如愿以償的。就以2002年的考試為例,全國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有38萬之多,但因此而獲得資格的人只是報考人數的百分之六點多有資格做律師的人,其知識含量的程度有多少,我這里不說,你也會猜想了。而做法律工作者,只要具備高中文化就可以了。
區別之四,二者服務的范圍不同。律師的服務范圍十分廣泛,凡是社會生活中用得上律師的事務,律師都可以發揮作用。而法律工作者的服務范圍僅限于從事簡單的民事類代理事務,他們不具備從事刑事類代理和辯護業務。
區別之五,二者執業的地域不同。在全國范圍類,律師執業不受地域限制,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律師也有一定的執業空間。法律工作者的執業受地域范圍限制,根據司法部對行政規章《鄉鎮法律法務業務工作細則》的解釋,基層法律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現在廣東上海北京等發達地方已經不允許法律工作者出庭參加.
區別之六,二者體現的社會價值不同。律師作為一種職業,是世界各法制國家的同類設定,律師的社會作用,國際條約《關于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1990)》有系統的揭示,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所有人都能有效地得到獨立的法律專業人員提供的法律服務”。因此,有人說:“沒有律師就沒有司法公正”。法律工作者的職業設定,只是中國的現象,不是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因此也就沒有“沒有法律工作者就沒有司法公正”的說法。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6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中山東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9宅基地拆遷補償如何進行計算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