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只要是對具體當事人出具的法律文書都要送達,通常包括裁定書、調解書、判決書、通知書等。
在法律層面上,對行政機關送達法律文書沒有專門的規定,實踐中主要參照《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送達法律文書分為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和公告送達方式。
直接送達:也稱交付送達或當面送達,是指送達機關派專人將應送達的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如果受送達人已向送達機關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簽收,同樣視為直接送達。
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無正當理由而拒絕接受送達文書的,送達機關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已經送達。
委托送達:是指直接送達確有困難的,如受送達人不居住在送達機關的轄區內,送達機關可以委托受送達人居住地的機關代為送達。
轉交送達:是指如果受送達人是軍人,可以通過其部隊的政治機關轉交;如果受送達人是被監禁的,可以通過其所在的監獄或者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送達文書后,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郵寄送達:即通過郵寄方式將送達文書送達受送達人的一種方式。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直接送達確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送達機關如通過郵寄送達,應當將送達文書交郵局以掛號信寄出,掛號的回執為送達憑證,回執上收件人的簽收日期,即為送達日期。
公告送達:是將送達文書公諸于世的一種送達方式。此種送達方式適用于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其方法有張貼廣告、登報、廣播等。民事訴訟法規定,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對下落不明的受送達人,盡量擇用國家級或者省部級大眾報紙刊登公告,以求公告范圍廣、正規、權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侮辱罪公安能否立案
2020-12-31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