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自己被人告了怎么辦,應該積極應訴嗎
應積極應訴。被別人起訴到法院,為了更好地應訴,主要應該從以下3方面做好準備:
(1)委托辯護人
不管是被告人還是被害人,都可以依法委托代理人。被告人的代理人稱為辯護人;而被害人的代理人稱為訴訟代理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除了自己可以行使辯護權、陳述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兩人為辯護和訴訟代理人。按照法律規定,可以請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戚或者朋友來擔任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為自己辯護,幫助陳述意見。
(2)準備答辯
即使委托了辯護人,被告人仍然可以自行答辯。不僅如此,答辯的主要力量還是應該依靠自己,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到辯護人身上,辯護人僅僅是個幫手,自己最熟悉自己的情況。這和辦其他別的事情一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來做,別人的幫助應當歡迎,但不能放棄自己的努力,自己要做好充分的答辯準備。為了更好地行使答辯權,首先要對訴訟程序有所了解,特別是對法院開庭的步驟有所了解。在法庭上,要經過調查事實、互相辯論、最后陳述等幾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被告人都有發言權,要抓住時機,把自己要說的話全說出來,而不能等打完了官司然后才想出理。在準備答辯的階段,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要考慮是否可以通過和解的方式,使自訴人撤回自訴。按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以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訴。被告人如果確實有違法或者犯罪的行為,可以通過自我檢討、公開道歉、作出承諾、賠償經濟損失等形式,取得自訴人的諒解,如果能夠通過法院的調解,自訴人在自愿的情況下,撤回自訴,這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
第二,要考慮是否可以提起反訴,自訴人如果是出于惡意,對自己進行誣陷、誹謗,這也是不允許的,如果構成犯罪,被告人可以對自訴人提起反訴,也就是讓自訴人當一回被告人。當然,提出反訴必須符合反訴的條件:即反訴的對象必須是針對自訴人,而且自訴人的行為確實構成犯罪;反訴的內容必須與本案有關系;反訴的案件必須符合自訴案件范圍。
第三,答辯要依法進行,也就是說,提出的答辯意見,要有法律依據。所謂答辯,無非是要說明自己無罪、罪輕,從而得到法院從輕、減輕甚至是免除刑事處罰。為了依法答辯,就要充分了解法院對案件作出從輕、減輕、甚至是免除刑事處罰的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所謂法定情節,就是由《刑法》明確規定可以從輕處罰的情節。被告人進行答辯的時候,要想到自己的犯罪行為,具備哪些可以從輕處罰的情節,對這個情節,要充分講清楚。
第四,答辯的時候,除了要考慮自己是否具備上述的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的情節以外,還可以考慮是否具備酌定的從輕情節。所謂酌定情節,是指刑法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但是在量刑的時候,人民法院應當酌情考慮,對被告人如何處罰的情節。酌定情節,一般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一是主觀方面。就是從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目的、一貫表現、犯罪以后的態度等方面考慮。比如偶然犯罪要比惡習很深,劣跡很多的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以后自首或者老實交待罪行,要比拒不認罪的情節輕;犯罪以后能夠給被害人經濟賠償,要比犯罪以后逃跑的情節輕。
二是客觀方面。就是從犯罪的手段、犯罪的環境、侵害的對象和損害的結果等方面來考慮。例如,在社會治安情況比較好的時候犯罪,要比社會治安差的情況下的犯罪情節較輕:侵害一般人的權益,要比侵害孕婦、外國人的合法權益犯罪情節較輕等等。
總之,應對訴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法律事務的處理也是一項理論性、技術性都非常強的專業活動,實踐證明,由具備一定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律師來處理法律事務,既可以防范法律糾紛,也可以更好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經濟損失,有效地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大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進入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家庭冷暴力離婚賠償
2021-02-07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